觀察聚碳酸酯顆粒是否干凈;在材料進廠時,不管是以袋裝還是以集裝箱式運進廠內,均要從其中取出2kg以對其進行下述檢驗。
目測顆粒:將取出的2kg顆粒放到一個面積為500mm×500mm的扁平表面上,該表面的照明從頂部往下。然后用一個直徑為115mm的放大鏡、以3~4的放大倍數觀察顆粒,以找出黑點、異物或切割不好的顆粒。如果上述不正常物不超過10個,則這批聚碳酸酯原料合格。
熔體流動速率(MFR)和水分:取4g左右的原料顆粒,將其放置于120℃溫度下,烤干2h。通過兩次稱重的差異可以得出重量減少量(顆粒中存在的水分重量),若該值小于0.09%的話,則為合格品。
對同樣4g左右的材料在300℃溫度下進行熔體流動速率測量。按照ASTM 1238標準,2放置一個1.2kg的砝碼,做這種實驗的目的是給生產部門提供信息,以便優化生產參數的設置。這種實驗每月要做一次。
黑點檢測:擠出一條較寬的薄膜,寬約為55mm,厚為0.45~0.50mm。在不同時間取三段Im長的薄膜片,然后以17.5的放大倍數通過一個投影放大器顯示到屏幕上。若每平方米上檢到小于10個黑點,則判斷原料是合格的。
陽光板上防紫外線厚度尺寸的試驗方法:樣品收集和制備,測量結果和圖形記錄,樣品收集和制備。
從要檢查的板材上切下約50cm長的全寬尺寸樣品。在該祥品上,再利用離線切割機切割另一個全寬尺寸、長度約為1.5cm的樣品。將較大的樣品保存起來,以備進一步檢查(如果需要的話)。從小樣品上,用剪刀在肋條之間剪斷,從而分離出上面的共擠出層小條。用千分尺測量,讀數是針對每個中空的位置進行的。
色母料對正確色調進行檢查的方式是:其顏色與標準樣品進行比較。為進行這種檢查,采用同一臺注塑機模制出一個樣品(當然要用被檢查的材料),獲得的樣品有三個不同厚度(1mm、2mm和3mm),寬為30mm。這種樣品的顏色通過反射,利用光譜儀(上面存儲有標準值)進行證實。然后,計算AE。